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中国干旱监测的适用性分析|干旱_自然大百科共计3篇文章

收藏这个自然大百科宝藏网站吧,让你在众多场合里成为焦点,通过你对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在中国干旱监测的适用性分析独到的分析与见解成为全场最亮的焦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920143979
如何看待“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兴起                                
255109960
0.王发信淮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析其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干旱指数的适用性,提高淮北平原抗旱风险能力,对农业生产和旱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淮北平原20个气象站1962-2021年降水资料,计算了年尺度和季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Z指数,分析了两指数在淮北平原的一致性以及时空变化特征的差异性,并结合历史旱情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Uejumc{4Kpfky1HhqfgC129546::95;5(pcsf?.J9':K&:K*G7'>G'B6'G6+CH.F3
1.干旱严重程度指数(DSI)在山东省干旱遥感监测中的适用性摘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干旱遥感监测指标,对于及时准确评估干旱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植被指数和蒸散发指数,构成干旱严重程度的指数(DSI),并定量评价DSI在山东地区干旱监测的适用性,以期为该区干旱遥感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在定量分析DSI适用性的过程中,采用相关分析方法,针对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长时间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itzs72426329;
2.测绘学院导航定位与空间环境监测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在《Remote然而,目前现有的传统站点干旱监测指数,如帕尔默干旱指数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其计算公式复杂、所需气象参数多、不适用评估区域干旱情况。因此,本课题组在传统干旱监测指数基础上在数据选择、多时间尺度、标准化三方面进行研究,基于泰森多边形方法提出了区域加权干旱监测指数。此外,选取了中国典型城市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jvzquC41ej~z0zuv0kew7hp1ktgq86552573>80jvs
3.水文院李艳忠副教授及其团队在《JournalofHydrology》发表遥感遥感降水产品可为大尺度、近实时气象干旱监测提供重要的降水资料,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近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李艳忠副教授及其团队,以实测降水格网数据(CMA)为标准,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游程理论,评估了国际主流的5种遥感降水产品(MSWEP、TMPA 3B42、PERSIANN-CDR、CHIRPS 和 COMRPH)在中国不同气候区jvzquC41jyx/p~nuv0kew7hp1ktgq86235558970jvs
4.非平稳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构建及中国未来干旱时空格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干旱的变化逐渐趋于非平稳化,水文气象序列的非平稳性已有广泛研究,但在干旱检测指标中却鲜有考虑。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非平稳性理论,构建非平稳性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NSPEI)并进行适用性评价,利用NSPEI评估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中国气象干旱时空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 非平稳性站点集中jvzquC41yy}/inti0eun0ls1EP5bd|ytcez0ckxvtciu6@<7;0yivvqAuvCbkyzd